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青云中学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 正文

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

作者:上海市教…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06-04
 

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参考国外一些校本培训的实践,论述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希望为校本培训的实践者提供启发。

一、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本”的。这种“以学校为本”的含义在于: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而开展培训;学校组织培训的实施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与方式的确定等;培训的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显然,校长作为学校运营与发展的负责人(或者说“法人”),有责任在学校中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开展校本培训为手段而建立学习型学校,使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由此,我们认为,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其具体的含义就是:

(1)校长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掌握国家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进而能够提出学校教师发展的思路与设想。

校本培训并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而开展,这样,培训的效果才是理想的。同时,校本培训不仅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形式,因此,在广泛重视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校本培训必须与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结合在一起。鉴于此,校长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设计者,必须了解教师发展的理论和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要求与计划,这样才能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使校本培训不至于成为“孤立”的。

(2)校长要正确把握学校发展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以此作为制定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基础。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学校中的每个教师都需要接受培训和参加学习,但在校本培训的框架下,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应该是围绕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而开展的,而不仅仅只是个体自我的学习行为。所以,学校教师的发展,尤其是校本培训的展开,必须是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由此促进学校的发展。要实现立足于教师的个体基础,必须开展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要建立基于学校发展目标的校本培训,必须在开展培训之前就制定学校的发展远景。由此,才能制定校本教师培训的系统计划。所有这些,都是学校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

(3)校长在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的同时,要为每个(类)教师提供最恰当的个别化培训方案,以及为他们指出具体的发展方向。

教师培训以教师为本,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同样适合。因此,学校制订的校本培训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校中每个教师的需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培训之中。校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座谈、讨论及其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了解每个教师的发展需求,与教师一道共同制订个体发展的目标,并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融合到整体的校本教师培训之中。

(4)校长要参与校本培训的实施过程,包括培训主题的选择、受训人员的确定、培训/学习的活动以及对效果的评价等。

就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言,可能在时间上有长有短,但都应该有明确主题,并且只是适合某个教师团体或个体。因此,在学校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校长有责任参与选择培训的具体主题,挑选合适的受培训人员,以及监控培训的实际过程和检查培训的实际效果。

强调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但“校长”并非完全指校长个人。这里的“校长”可能更多的是指向学校中的最高管理层,只是在这个管理层中校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校长可以将校本培训的设计与实施的重任转移到一个具体的组织或机构,如校务委员会、教导处或者专门成立一个“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等,但校长本人必须参与,并应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

校本培训突出了教师在岗位培训的特点,从在岗位培训的要求看,必须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即教育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学习,要从实际工作中学习,要将学习的成果及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显然,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可以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工”与“学”的矛盾,提高教师培训和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应该成为校本教师培训的显著特征。

(1)校本培训的内容选择应该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这样,校本培训才能体现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从教师发展的理想目标来看,校本教师培训有许多内容可以选择和开展,但是,就具体的学校和具体的教师而言,内容必须是有具体针对性的。目前各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教师之间的水平也不一致,所以,不同学校的校本培训可以有不同的内容重点和内容体系,由此反映教师工作的不同情况。

(2)校本培训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可以与其实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而开展。

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始终是不断的创新,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剖析与深入探究,尤其是小组的或者集体的研讨,将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对于设计校本培训的具体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3)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意味着校本教师培训的灵活性,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形式和培训的内容。

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正是指出校本培训的根本点,即培训不影响教师的工作。所以,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可能是集中培训/学习,也可能是分散的或者个体的自我学习;培训场所可能是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或者是在课堂外;可能有专门的培训者/指导者(校内的或者校外的),也可能是教师之间相互的学习;培训的内容可能是预先确定的,也可能是当场决定的。总之,校本培训的过程不是固定程式化的,而是紧紧围绕教师的工作,以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为指导。这种灵活性是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所不具有的。

三、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

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以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只有主动的学习,才是最有意义的学习。

(1)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意味着校本培训要激发教师更强的学习动机。

人们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必须想要学习。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即使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要我学”的情况,也必须通过培训来改变这些思想。人们可能是因外在因素而产生学习行动,如争取工作表现更出色、晋升、加工资、学历文凭等,但促使学习更有效的则是人本身内在的动机──获得自尊、更多的认知、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等。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活动很多,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自主学习活动就可能更容易进行和得到保证。校本培训过程应该更多地回避“强制性”的培训/学习活动的开展。

(2)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意味着校本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包括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确定。

“参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我学习的负责,这一点尤其适合校本培训中教师的学习。教师是成人,成人的心理学定义是“一个达到了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自我概念的人”。所以,校本培训中突出教师的参与性,对于促进教师个体的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包含了校本培训中要有教师个别化的培训与学习计划,这样,才能体现校本培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

校本培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中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统合,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内在努力,也就是主动的学习,由此,校本培训的框架体系中必须包括适合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或者说培训/学习计划。这样,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和最大化的效果。

四、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

正如上面所述,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的就是,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保留了与工作中同事共同参与的情形,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在校本培训的学习过程中,理应开展共同的学习与研讨,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校团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

学校中的所有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工作,因此,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但这些教师必然都会遇到相似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群体中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就具有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学习与研讨对于每个教师而言所产生的作用,不仅只是学习到书本的或者理论的知识,更在于学习到其他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是个别学习所无法实现的。任何经验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而同事间的相互了解,为实践经验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基础。此外,共同学习与研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2)共同学习与研讨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

校本培训是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其目标在于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教师群体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共同学习与研讨的主题及其内容既要适合教师个体需要的,也要适合学校整体需要。所以,教师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并不排除教师个体学习的需求,而是旨在将教师的个体需求与学校的总体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际的共同学习与研讨,不仅要有原则性和规范性,也必须有灵活性和可变化性,这包括主题的选择、学习与研讨的时间等。

(3)共同学习与研讨的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要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

在一个高效能的学校中,不仅要求教师能有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同时也要求教师关心和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教师是学校中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被发展者(或者说被管理者)。而体现这些思想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学校中的每个教师涉足学校发展及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运用共同学习与研讨的方式,启发教师的思维、积聚教师的智慧、集成最佳的成果,这不仅对于学校是有价值的,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更是有意义的。

因此,在设计校本培训的框架中,必须对共同学习与研讨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五、中小学校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校本培训成功的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出,校本培训并不是孤立的或者内省的。从校本培训的国际实践来看,中小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与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实施成功的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这些校外机构包括大学、教育专业机构如研究院所、商业或者企业机构以及社区等。

(1)中小学校与大学及其教育专业机构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

大学尤其是从事教师教育的机构和教育专业机构,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能促使教师发展的资源,包括教育研究信息、政策信息和实践信息等,有致力于教师教育的教学人员以及教师发展研究的专业人员。中小学校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可以使学校的校本培训设计更全面、更科学和更具有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培训实践指导;这些机构也可以通过参与具体的校本培训而获得更多的实践信息和资料,进而推进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校本培训。强调中小学与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体现,也是确保校本培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2)校本培训中要重视中小学与校外商业机构、工厂及其社区的合作,教师培训要超越学校、超越教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场所要走向社会、走入生活。

教学已经不再是传授抽象的内容和信息,教师必须不断地参加专业学习,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概念、策略和技能,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使课堂中的学术教学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用超越学校的眼光来看问题,将使他们对自身的角色重要性有新的感觉,进一步发现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工作场地(包括社区、工厂、公司或者其他非学校的机构与组织)的学习,可以增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帮助教师认清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在工作场地予以学术的解释,巩固和扩大教师对他们自身知识及其作用的价值观,以及培养教师将学术性的学生学习与为社区服务结合在一起。总之,基于工作与社区的经验学习,将使教师对教育教学产生新的看法,同时使教师对学术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有新的理解,当然,这也为教师对团队工作、问题解决、文化和个体的多元以及其他与学校教育相关的问题等的认识提供新的观点。

教师眼中不能只有课程和教科书上的知识,应该了解外部世界,应该看到现实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是怎么发生的?由此,将课堂教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在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中,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十分重要。由此,校本培训中应该考虑中小学校与校外非教育机构及其场所的合作。

六、校本培训是整个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的;校本培训有诸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全能”的。因此,必须在整个教师培训的框架下分析与讨论“校本培训”问题。从当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趋向来看,必须树立校本培训是整个教师培训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由此而建立校本培训的框架。这样的构建,才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和可行的。

(1)在整个教师培训政策的框架下,合理而科学地确定校本培训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的教师培训政策是宏观的和指导性的,其举措可能就是统一的和具体的。这些政策及其举措在大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但就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在实践中需要调整与修正这些政策及其举措,这就是开展校本培训的价值所在。当然,在国家的教师培训政策框架中,其本身就有为校本培训提供实施的空间。就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而言,校本培训作为开展中小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策略而倡导。就整个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在实现国家统一而高标准的培训中,校本培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就每个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而言,校本培训有自身的独特作用。所以,要在整个教师培训的框架中,要合理地定位校本培训。

(2)校本培训要为整个教师培训的开展产生推动作用,创新是校本培训的最主要本质。开展校本培训,有一定的框架性要求,但校本培训绝对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不同学校之间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及其表现,相同学校在不同的时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及其表现。为体现实践要求而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才是符合教师发展理论的和实践需要的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说,校本培训应该是不断创新的和不断发展的。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成为整个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推动整个教师培训的开展。对校本培训“创新”的要求,表明了校本培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由此,也可以判别实践中哪些校本培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培训。

至此,本文讨论了校本培训的6个基本理念。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理念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是不可分的。本文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分别论述。从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角度看,不能割裂这些理念之间的联系,或者孤立地强调某一个方面。

《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1期

点击数:989次 【字体: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