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青云中学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新课程下集体备课的几点尝试

作者:庞继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5-09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方式来呈现。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这些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和偶然性的联系能够在教师那里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呼唤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有关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可是回顾我们过去的集体备课,由于观念不明确,有时却走了极端。据网上报道:一所学校对外公开 5堂课,5位教师上的都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听课老师听到的5节课都是一个样: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他们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5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5位老师事前集体备课了。难道集体备课就应该让教学过程“如出一辙”吗?

其实,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像上述的 5位教师这样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是否能顾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是否能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呢?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怎样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笔者想谈一下我校自20039月实施新课程以来的几点尝试:

第一、了解备课内容,认识集体备课的作用

许多教师经常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人民教育》也登载过一篇题为《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的文章。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实际备课时,不难发现,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用老师们的话说: “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去采用多可惜,何苦要再去动脑,吃力不讨好呢?”看看----教师并不是不愿自己备课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显然,教师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现成教案。当然,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这是新课标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这种思想的存在说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

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其表现有: 1.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如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中口语交际:(1)说说你用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2)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动手,允许有不同作品产生,也允许有不同的评价观,只要达到乐于表达的总要求就行;2.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3.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4.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如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中《比一比》《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学习重点就是识字和写字,这为教师开发教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商场、菜地,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边认识实物边学习其名称,大大丰富了教材内容,同时开放的教学方法,也将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5.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

教学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于是,大家也自然达成了共识:专家、特级教师的教案只可作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才是最符合学生需要的!否则,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就成了空话。

第二、改革备课形式,强化集体备课的观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改革备课形式来引导老师们形成新的备课观念。于是,我校大胆推出了《教学导向表》,此表旨在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三维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这份导向表备课时,教师们必须先学习《课标》,深钻教材,根据本班实际确立导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再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根据需要设计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的导学活动,这样才能写出一份确实可行的教案。

一学期下来,教师们逐渐认同了这份《教学导向表》,并且从实践中认识到,要填好这份导向表,确实要 “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而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集体备课是实现此愿望的有效途径。

第三、确立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为了更规范化管理,我校总结制定出了以下几条制度: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科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各年级根据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3.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4.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第四、评价备课过程,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 “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我们重在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此外,我们还鼓励老师之间,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老师之间(对教学内容更熟悉)互相听课、评课。在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更应讲清原因,让其真正理解 “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总之,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尝试让教师以课前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集体评价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点击数:949次 【字体: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