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青云中学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正文

新课改:激情与困惑的碰撞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4-01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省中小学起始年级轰轰烈烈的推开了。我校虽然新课程实验时间短,但是,课程改革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实施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求教师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
  一是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当今教师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
  二是要"解放头脑"敢为先。教育者要在改革中勤动脑,才能有新思路,素质教育期待着教师更大程度的思维创新。
  三是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教师用双手去开辟,教育新观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四是要"解放嘴巴"多质疑。教师要谈天论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五是要"解放空间"觅食粮。"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教师要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
  六是要"解放时间"寻乐趣。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
  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集体备课要突出研究风气,增强实效性。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备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发挥教研组作用,集集体之智慧,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
   鼓励倡导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集体备课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但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在加强同学科教师交流的同时,特别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文、理相通,相互借鉴。
   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 
  建立了"三级教研制",即: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新课改最前沿的信息,多听新教材的研讨课,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每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每周教研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思考题、作业和答案。为把握好新教材,教师备课更加注重探讨新教材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研究出合适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老师们共同合作、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一起研究、反思,相互交流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好效果。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节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现在就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
  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
   
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大量的尝试工作
  a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b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c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d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e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困惑之一: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

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抢着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至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脸红脖子粗的辩论,甚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看着孩子们情绪这么高涨,精神这么投入,教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困惑之二  :怎样评价学校、老师、学生

    教学中,几乎所有老师都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评价学生,如何评价老师,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一位老师说,如何对学生建立一种多元性的评价,我感到茫然。无可非议地说,过去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有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时候,是一种成型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时候,看一个学生的成绩优劣,还是从考试中来衡量。

    另外,如何衡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仅仅用抽查考试的方式,则是不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的。老师们纷纷说,不管怎么说,今后学生还是要参加升学考试,现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看的也还是成绩,说白了就是分数。他们认为,不真正改变现在的评价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课改。在一些农村学校采访时,老师们都认为,不管怎样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一所学校考上重点中学的比例、人数,老师所教学生的升学成绩,以及学生能否考上,都是衡量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标志。

困惑之三:家长观念不变怎么办

老师的困惑,通过培训学习,也许还可以解决。如何真正转变家长的观念,却让学校最感头痛。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进行课改的对象也是学生。而现在众多家长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能得满分、高分。记者在其它地方采访时,就有学校领导感到很委屈:学校多开展了一些动手方面的活动,就有家长提意见,认为学校不抓学习,“不务正业”。家长们的普遍认识是,考上名牌大学才有希望。家长的这一观点和态度,不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老师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一些学校领导们说,如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如果一所学校或是某一位班主任、某一位教师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校或教师今后的发展,将很不利。

困惑之四:如何建立一套激励教师的机制

    新课改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摸索。从我市的情况来看,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本身的负担就很重,再加上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和影响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建立激励和保障制度,比如说,在评优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在课改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优先考虑等,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个现实问题。

困惑之五: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加强指导

    课改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们所接受,但如何进入课改,却让许多教师教师们犯难。由于信息闭塞,很多教师难以接触到最新的信息,他们受经验的制约,难以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加大对教师们的指导,教研部门如何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为教师们提供好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少走弯路,增强信心,这将对课改的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育才人应有的贡献!

青云一中

点击数:849次 【字体: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